大班教研沙龙活动(第14周)

网站首页    教育教学    教研动态    教研动态    大班教研沙龙活动(第14周)
当前位置:

教研活动记录(2022.11.30)

蓬朗幼儿园教研活动情况记载表

时 间

2022.11.30

地点

多功能教室

主持人

王嘉敏

出 席

人 数

11

缺 席

教 师

孙盼盼

活动内容

基于《有力的师幼互动》聚焦观察,促幼儿经验再生长

活动目标

1.       研读与分享,探讨如何有效的进行师幼互动.

2.       章节聚焦,梳理拓展幼儿学习的策略。

3.       举一反三,从实践中掌握策略的运用。

4.       反馈思考,分享自己的研读感悟        

一、主持人介绍本次教研活动内容。

      主持人:老师们大家中午好,今天我开的教研题目是基于《有力的师幼互动》聚焦观察,促幼儿经验再生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与幼儿互动,但并非所有的互动都是积极有效的。本书提倡把幼儿园日常互动变成“有力的互动”,强调关注集体中的个别幼儿,指出教师应通过与幼儿进行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交流,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本次活动基于《有力的师幼互动》,聚焦观察探讨如何有效的进行师幼互动,梳理拓展幼儿学习的策略。从实践中掌握策略的运用。最后进行反馈思考,分享自己的研读感悟。        

二、交流研讨

1.主持人:首先请各位老师翻开《评估指南》中师幼互动一栏,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可以发现对于师幼互动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研读,今天我们结合《有力的师幼互动》探讨如何让进行有力的师幼互动。

2.个人研读——有感而发

主持人:教师们利用空余的时间对本书进行了自主阅读,本书不仅有理论的支撑和引导,还有鲜活的案例借鉴。阅读此书,也仿佛能找到自己在与幼儿互动过程中的影子,产生共鸣。老师们也将自己的想法分享在了群里,那我们现在就说一说吧! 

姚苗苗:我认为在这里的“有力”是为了促进幼儿学习的策略,对有力的互动的描述大致分为两个步骤,它们分别是到场、和幼儿建立联系,当你要准备互动时,静下心来,把关注点放在幼儿身上,以此产生互动。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会扮演其他的角色,也会有其他的事情,教师不能把这些繁琐的事情或者坏的心情带到师幼互动上面去,教师要有准备的去师幼互动,自己调整好心情和状态,要做多个方面的准备、活动道具以及提问方式等等。

甘杏芳:我认为有力的师幼互动就是与幼儿建立联系。老师观察幼儿的所行、所言、所思中有什么是有趣的和有意义的,就是让幼儿知道你在观察他,对他做什么感兴趣,并想参与其中。这一步重点就是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信任和安全感,有益的师幼关系能促进幼儿积极的参加到各项活动中,进行更有效的活动。有力的师幼互动是一个双向的学习过程,不仅幼儿能从中获得积极的学习动力,教师也可以从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有力的师幼互动让师幼都从中有所得、有所获!

小结:老师们通过阅读书中的案例对师幼互动有了更新的认识,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有力的互动,如何有效进行有力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3.巧思善辨——积极互动

主持人:互动是指你与他人通过言语和手势进行交流。每天,在早上迎接幼儿入园时、在下午离园与幼儿说再见时,在开展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时,在组织幼儿进行室内和室外的学习和游戏时,甚至在过渡环节和常规活动中,你都在与幼儿进行互动。但每一次师幼互动,对于幼儿感知自己和学习,以及他们的学习内容和方式,都有潜在的影响。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对幼儿积极影响的师幼互动例子,在这些互动中,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案例1:午睡起床时,孩子们正在穿衣服,从活动室中传来了浩浩惊喜的声音:“肥皂?今天我们吃肥皂?”

“吃肥皂,今天我们吃肥皂!”孩子们欢快地叫着。

“老师,今天的点心是肥皂。”航航和欣欣跑过来告诉我,语气中流露出一丝神秘。

“哎呀!真的吃肥皂?”我走到活动室一看,今天的点心是橘黄色的年糕,乍一看还真像彩色肥皂呢。我拿起一块年糕自言自语:“真奇怪,今天居然请我们吃肥皂!”同时故意露出一脸惊喜和疑惑。

“哈哈,老师真的以为是肥皂!”孩子们窃窃私语,那是他们在笑话我连年糕都认不出来呢。

我提了个问题:“看,这肥皂还像什么?”

“像电脑中的键盘。”“像个小枕头。”“像一张桌子。”“像一块毛巾。”

我说:“你们要是吃肥皂,可别边吃边吐泡泡哦!”

“啊?吃肥皂,嘴里吐泡泡?”

“我们的嘴里会吐肥皂泡?”孩子们被我的话逗乐了。

动动说:“我听过一个故事,小蜗牛吃了一块草莓形香皂后,从嘴里吐出来许多肥皂泡,泡泡还带着小蜗牛飞。上天了呢。”

哲哲说:“老师别怕,你坐上直升飞机到天空去抓我们,把我们一个个抓回来!”我连连点头:“这个主意好!”

文文说:“老师,你拿一张渔网撒向天空,把我们都网住,带回来。”

我赶紧拍手:“这个办法不错,叫一网打尽。”

航航说:“老师,你拿一根长绳子抛到天空中,让我们抓住绳子,然后把我们一个个拉下来。”

我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这是个妙计,只是老师要花很大的力气。”添添说:“我的办法是让老师坐上热气球,飞到天空中把我们抓回来。”

寅寅说:“让老师变成翼龙来抓我们。

浩浩说:“让老师变成奥特曼来抓我们。

孩子们积极、投入地想着各种办法。我把年糕分给孩子们,他们吃得津津有味,似乎在期待着有肥皂泡把他们带到天空中去。

吃完点心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到户外玩起了“飞飞抓抓”的游戏。孩子们乘着肥皂泡在天空中“飞舞”,我则想尽办法去抓他们。

案例2:以前在点名活动时要求:被点到名的幼儿回答“到”,点到请假幼儿的时候,要求其他幼儿不作回答。

 可是今天点名却与往常不一样。 当点到“杨蕊帆”时,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优优今天没有来”“优优怎么啦?”听到孩子们关切的询问,我说:“优优生病住院暂时不能来幼儿园了。”

 丑丑问:“优优得了什么病呀?”“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什么病呀?”“是支气管发炎了,会咳嗽、发烧。”冉冉说:“我发烧很烫很难受”“我咳嗽都发吐了!”“就是优优这次病的很厉害 ,”

我接过来说。“优优生病一定很难受”(说到这里许多孩子都皱起了眉头,难受的样子)

“老师想优优了,你们想吗?”“想”

“怎样才能让优优知道小朋友们想她了?”

“我们到医院去看优优”“医院里病菌很多,很容易传染。有没有别的好办法?”“可以给优优打电话?”

“是个好办法。你想对优优说什么?”“要坚持!”“请用 ‘我想对优优说……’完整的说”“我想对优优说:要坚持!”“我想对优优说:打针不要怕!”“我想对优优说:祝你健康!”“你想说的是:祝优优早日康复吧?”“嗯,就是”“我想对优优说:优优我想你了!”“我想对优优说:优优我要送给你一个大蛋糕!”……

“你们有电话吗?”“没有”“我爸爸妈妈有手机”

“你们可以请谁来帮忙呢?”“我们可以请爸爸妈妈来帮忙”“电话打给谁,优优才知道?”“打给优优的爸爸妈妈”“我们怎样才能让爸爸妈妈来帮助我们?”“回家给爸爸妈妈说”“把优优爸爸的电话告诉爸爸妈妈”……在浓浓爱的氛围中这次的点名持续了很久才结束。 

主持人:不幸的是,并非所有的师幼互动都是这样积极有效的。有些互动削弱了幼儿的信心,剥夺了他们探索的乐趣,干扰了他们的学习。如果是你,你会有什么想法?你会怎样进行有力的互动呢?

钱娴娴:师幼互动应建立在轻松、自由的基础上,在教师和幼儿都保持愉快心情的情况下,相互之间产生积极的互动。还要重视与幼儿间的情感交流,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尊重他们的人格,多与幼儿实行积极、平等的交流互动;同时,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还应学会用准确、平和的心态对待幼儿的各种行为,多给以赞扬和鼓励等肯定性的评价,对存有的行为问题也应该以正面为主,针对实际情况给子耐心、细致的协助,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的重视与幼儿在被尊重和被赏识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尊感和被支持感,从而产生强烈的互动动机。

陶亚倩:在幼儿园生活中,教师和幼儿每天都要进行大量互动,许多日常互动充满温暖、关心和鼓励,但有些互动则发生在匆忙间,教师对互动的目的性几乎无暇思考,因此,幼儿未必能够从互动中得到有效的学习经验。《有力的师幼互动》中提到,教师想要和幼儿进行有力的师幼互动,第一步就是要“到场”,静下心来,排除其他干扰,集中注意力,只有让头脑安静下来,教师才能进行思考,放下所有偏见和假设,以幼儿性情、偏好和兴趣入手,与幼儿步调一致,根据他的性格特点去观察与参与。

吕春晓在各个活动中,教师要学会观察幼儿,也就是通过观察幼儿活动行为,做出准确的判断,并给予恰如其分的反应,善于运用“引导”、“等待”和“回应”来促进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必须建立在当前的活动上,关注幼儿活动的进展、动态,准确的判断,不要出现表面上的应答或处理,而是在幼儿需要帮助时及时地介入,在幼儿专注于自我表现时,适时地退出。

    朱嘉妮:教师准备与幼儿进行师幼互动时,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和状态,不能把繁琐的事情或者坏的心情带到师幼互动中去,关注点也要放在幼儿身上。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回答教师也都应该给予正面的回应。

小结:研究显示,每一次师幼互动对幼儿都会产生影响。积极的师幼互动有助于支持幼儿的学习,有效地拓展幼儿的学习;而消极的师幼互动则会削弱幼儿的信心,剥夺他们探索的乐趣,干扰他们的学习。作者提出,不管是积极的师幼互动还是消极的师幼互动,它的质量和意向性都很重要。常常会有教师反馈:“师幼互动太难,和孩子互动以后,关系反而更差了。”从这样的反馈中能感受到教师深深的无力感,热情满满,但却不得其法,甚至还适得其反。那如何改变这种“无力”师幼互动局面,把师幼互动变得更加“有力”并拓展他们的学习呢?那我们今天就聚焦章节,共寻策略吧!

4.章节聚焦——梳理思维

主持人:通过前期的阅读问卷,发现大部分教师都对本书的“第三步——拓展幼儿的学习”感触很深,那拓展幼儿的学习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才能更好拓展幼儿思维,深化他们的学习,丰富他们的知识?(结合案例、照片、视频)

大一班:在幼儿美工区域活动中,我们老师要学会安静观察、耐心等待,在幼儿遇到困难、挑战或快要失去信心时,老师才出手相助。大班区域活动中,馨馨在制作“京剧脸谱”,怎样才能在硬纸上镂空两只眼睛,让头钻进去后可以看到外面呢?馨馨做了多次尝试,直接用剪刀剪,硬纸太硬剪不开 ;用剪刀戳,先是坐在位置上戳,不见效果,后来干脆站起身来,对着硬纸使劲戳,硬纸满是斑斑点点,但还是没有戳出洞来。馨馨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这时,我走了过去,询问情况后,我轻轻把纸对折了一下,馨馨恍然大悟,拿起剪刀沿着折线剪,成功了!终于把纸剪出洞洞来了,耶!可见,老师适时的介入,适宜的指导,让馨馨重拾信心,使活动得以延续。

大二班:我们在建构“彩虹动物园”这个活动时,小朋友分工合作,徐岳皓、伍诗涵和王铭攀三个人在工程队,他们找来了一些盒子和纸杯,他们把纸盒围成一个个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在这些形状里面放上了许多小纸杯。我看到以后,我就问他们:“这是什么啊?”徐岳皓说:“这个是海豚、这个是海狮,我们搭了一个雪碧动物园!”我接着问:“为什么是雪碧动物园呢?”徐岳皓说:“因为都是白色的,和雪碧一样!”哇哦,这是一个多好的回答啊,我只是给了孩子一个引导,但是孩子却说出了一个很美妙的答案。说完以后,伍诗涵在旁边说:“是的,这是一个雪碧动物园,这里还缺了一个企鹅的房子,我现在要去搭。”其实,老师就是孩子的引导者,给孩子一点问题,让孩子在活动中得到深度学习。

大三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绘本阅读比赛项目,引导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激发创造的潜能,比如在幼儿的绘本阅读活动上,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合理的绘本阅读比赛活动,激发幼儿竞争意识,比赛是通过全班的所有幼儿进行绘本阅读作品的好坏进行评分的,引导幼儿在比赛的过程中体验到绘本阅读的一种乐趣,并且在比赛过程中不断督促幼儿绘本阅读活动的特点就是依据现有的事物进行自己对绘本阅读的创造,也就是说绘本阅读是被创造出来的。 这些都是对语言的兴趣,在无形中会提高幼 固有的。在幼儿绘本阅读教育过程中,通过绘本阅读教儿对绘本阅读的创造能力,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去创造,使幼儿对于所见到的事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四班:在玩银行时,孩子们先是从银行里取钱再进行游戏,取钱时总是会出现随意拿钱、不按数取钱、抢钱的情况。银行的工作人员也会出现没钱、离开岗位的情况。面对这样的现状,我引导孩子们分享讨论自己游戏时的故事并且观看游戏的视频,孩子们们纷纷提出了自己遇到的问题,我们再一起商讨解决方法。最终决定制作存折来解决现有的问题,孩子们借此进一步了解存折的结构,了解存入、支出、余额、日期等有关数学知识,又通过存折的使用知道有序取钱。在使用过程中孩子又遇到了新问题:排队人太多了。所以孩子们又进行集中讨论,发现再增设一些智能手机进行扫码支付。在一步步的探索中,孩子们进行了深度的学习。

大五班:当我们抱着我想通过幼儿的眼睛看世界的态度去拓展幼儿的学习时,我们就有机会和幼儿一起学习了,例如,当小朋友在图书区看书时,我们可以说我对你正在读的这本书很好奇,这鞋子的图片看起来非常有趣,我们能一起看吗?并且寻找书中有趣的画面和幼儿展开讨论,说说读到了什么和注意到了什么。

大六班:第一次搭建中,张馨和傅彦博、杨俊逸前期画设计图纸的时候,就准备一起来搭小区房子,然后他们就一起动手尝试进行搭建,先用大纸箱、纸盒磊高,然后用纸杯再继续往上磊成三角形屋顶,用垒高、平铺的方法开始搭建结构简单的房子。他们准备继续去搬建筑材料时,发现纸箱不够了,只留了些花盆、垃圾桶和薯片桶,这下房子搭不高了怎么办呀。我说:小区里除了房子,还有别的吗?傅彦博说:还有大树、草坪,张馨说:还有游乐场,然后他们就用花盆倒扣过来,薯片桶放在上面,垃圾桶倒扣过来,纸杯放在上面。我后面问:这些是什么?他们说这是大树,垃圾桶和纸杯是大门。孩子是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时遇到卡壳,只需轻轻地一拨动,他们就会发散思维,做出新的作品。

小结:老师们都结合案例,共同梳理了拓展幼儿学习的策略,在前期的阅读问卷中,老师们也对本章节的“策略3采用镜像对话”产生了共鸣。

主持人:“镜像对话”是指把你听到的或者看到的幼儿言行反馈给幼儿,我们可以对比书本P109及110中教师与幼儿的交谈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镜像对话都能拓展幼儿的学习,有效的策略使用才能助推幼儿发展。镜像对话有助于建构你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因为它让幼儿知道你正在关注他,并对她做的事很重视。镜像对话也有助于支持幼儿的学习,因为它针对幼儿当下的言行提供了具体、详细的信息。这种反馈能帮助幼儿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思考和学习,鼓励他们重复、实践和巩固有助于学习的行为,以及减少或改变无助于学习的行为。换言之,通过识别和告诉幼儿你希望促进的行为和语言,你可以激励他们重复这样的行为,练习这样的语言,从而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技能。说了那么多,不如具体实践一下。

案例:P111:这是康康,他正在做什么?你会对他说什么呢?(用镜像对话的方式和幼儿进行互动)

应想:康康,你把种子种到花盆里了,并且把花盆里装满了泥土,真像一个有经验的园丁。

李澄宇:康康,你正忙着把土壤装到花盆里,就像园丁准备种植一样。

小结:通过镜像对话,你与康康建立了联系,激发了他与你在一起时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同时,你用多种方式支持和拓展了她的学习:让她意识到和关注自己的行为,向他介绍了新的词汇,给了她一些新东西思考,鼓励他继续投入活动,你和康康进行了有力的互动!

5.举一反三——策略运用

主持人:“老师,他抢我的积木”“走开,这是我的”“我要站第一个”“老师,他不分享”…大家是不是每天都会听到至少10次类似这样的告状或争吵?在这本书中镜像对话更多被运用到适宜的行为中,那幼儿出现反向性行为,这种方法和策略可以使用吗?那如果可以的话,那我们结合一个具体抢玩具案例,你该如何通过此策略与幼儿进行有力的互动,拓展幼儿的学习呢?

案例1游戏时间,辰辰和佳佳抓着一辆小汽车,辰辰说:“是我的,是我先拿到的”,佳佳说:“是我先看到的。” 然后佳佳用力的拽辰辰的胳膊,辰辰哇的哭了起来,边哭边说:“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主持人:班级里是不是时常出现玩具争抢现象?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看了这本书结合镜像对话的策略,你会具体怎么做呢?

马希颖:孩子抢玩具背后的需求其实是社交发展的需求,因为抢是在至少两个孩子的互动中才会发生,孩子独自玩是不会出现这类情况,而孩子并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合作。抢玩具是孩子调用已有经验应对新问题的方式,所以是孩子学习合作的契机,体现的是从“我”向“我们”的社交发展需求,是孩子“去自我化”过程中必经的阶段。所以,当出现抢玩具的行为时,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去纠正或直接告知孩子怎么做,而是支持他们具体感知和体验如何理解他人,和他人沟通,一起解决问题。

浦茜:我来具体说说第1步:先认同情绪,再解决问题

孩子出现情绪,无论行为是什么,第一时间先回应情绪,再回应问题。比如可以说走过去,蹲下来,轻抚孩子(孩子愿意的情况下):“好难过呀,你现在特别特别难过。你被拽疼了。”“难过的时候就很想哭,想哭就哭一会吧。”

而且冲突双方的情绪都要给予无条件地认同,即便是打人的孩子,情绪也要认同。将情绪和行为分开,不允许的行为要明确告诉孩子。比如:“生气是可以的,但动手打人,拽人的行为是不允许的,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如果你特别特别生气的时候,你可以大声叫老师或跺跺脚或者…”

第2步:客观中立地了解事实经过

当孩子的情绪有所平复之后,就可以进入到解决问题的环节,在冲突孩子冲突的过程中,老师要作为中立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客观中立地去了解事实经过。

老师可以用“传话筒”的方式。比如:(对佳佳说)“辰辰说他特别特别想玩这辆小汽车,他的停车场里需要一些汽车。”;(对辰辰说)“佳佳说他想用这辆小汽车给娃娃玩。”

第3步:提炼关键问题,支持协商解决

事实澄清了,接下来就是梳理出真正的问题所在,引导孩子们自己解决冲突了。这个环节要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或共同需求——“你们两个都想玩这辆小汽车。”这个问题的界定,就是在引导孩子从“我们”(也就是合作)的角度去思考解决双方共同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从“我“的角度去思考,这就是在帮助孩子“去自我化”。

主持人:关注幼儿的言行,并反馈给他呢吧,在有力的互动中,使用这个策略非常简单。

案例2每次过渡时间,塔塔总是慢慢吞吞,总调皮捣乱,不遵守规则(是的,就是非常令老师们头疼的那种孩子),常常会让老师感到不耐烦。今天的过渡时间,老师决定一改往日催促、要求、讲道理的方式,采用一种新的方式与他互动。塔塔正爬在攀爬架的顶上,戴着从教室扮演服装中翻找出来的大檐帽,一只手举着从地上找的小棍,另一只手遮在前额,好像在搜寻远方的什么东西。

塔塔:“喂,那边,伙计,你是朋友还是敌人?这里是伟大的‘旱鸭子’船,我们都有武器!”

老师:“喂,那边,伙计,海盗塔塔,我是朋友,你们不要开火!”

塔塔:“我们怎么才能确定你是朋友?”

老师:“海盗劳拉来了。她会为我作证。海盗劳拉,告诉海盗塔塔,我不是敌人,我是来寻求和平的。”

劳拉:“海盗塔塔,她不是敌人!”

塔塔:“好吧,你必须证明你是朋友。你的求和信在哪里?”

老师(假装从口袋里拿出一封信):“我带着这片土地主人的一封邀请信来,邀请你去坐坐,喝杯牛奶,尝尝我们的特产海盗饼干!”

塔塔:“海盗饼干是用什么东西做的?”

老师:“奥,海盗饼干是用一艘沉船残骸上弄下来的珠宝做的!你想象不到它有多么美味!”

塔塔:“好吧,老师,我再环视一周,然后就来。”

案例中的孩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遵守班级规则,总调皮捣乱。这种类型的孩子,可以说是在师幼互动中最让老师头痛的了。案例中的教师没有催促、要求、讲道理,通过有力的师幼互动就“降服”了这个孩子,他是怎么做到的?请老师们分组讨论交流想法。

大1、大2:和大部分老师一样,这位老师也对这类孩子也有一些“坏印象”(很不耐烦),不同的是,她意识到了这点,承认了她经常在过渡时间催促塔塔,决定做出改变,而后再进行师幼互动。

不得不承认,老师对班级儿童多多少少有些固有印象,有的就是看着就欢喜,有的则是一看到头脑中就会自然升起这样的念头:“调皮捣乱,不认真,不听话,做事没耐心。”如果带着这样的“杂念”与儿童互动,即便你带着微笑接近他,他依然会在第一时间就识破你,孩子就是拥有这种神奇的能力。意识到这一“杂念”,并斩断这一思绪,让头脑安静下来,恰恰是首先需要做到的。我们想让儿童接纳我们,那首先我们需要把真的接纳“拿”出来让儿童感受到。这就是案例中老师做的师幼互动的预备动作——到场。

大3、大4:案例中老师通过加入塔塔的想象性游戏,和塔塔一起扮演海盗,与塔塔建立了个人联系。只有联系建立起来,才能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想法,理解儿童的行为。如果老师催促塔塔:“快点下来,我们要回教室做游戏了。”“快点,你看看别的小朋友都回教室了,就你还在玩。”或者用奖励的手段:“快点下来,回到教室的小朋友有贴贴可以拿。”

不论是哪种方式,塔塔在塔塔的想象游戏的世界,老师在老师的维护常规世界,并没有与儿童建立起具体的联系。而没有关系,就缺乏理解,而没有理解,就没法进行真正有力的互动。

教师要理解儿童,支持儿童,就要先走进儿童的世界,与儿童建立联系,而不是游离在儿童的世界之外与之互动,这是有力师幼互动的基础条件——与幼儿建立联系。

大5、大6:案例中,当老师与塔塔建立的积极的联系之后,老师延伸了他的游戏,首先带给了塔塔一些丰富而复杂的词汇——“作证”“求和信”“沉船残骸”“土地主人”等等。当然老师对塔塔之前的游戏也是观察了解过的,老师也很有游戏精神,否则可能无法与孩子玩在一起。

为什么能自然地延伸游戏,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即便是老师加入了儿童的游戏,并没有接管儿童的游戏,仍然是沿着儿童的游戏意图的方向进行的延伸,儿童始终保持着游戏的控制感,这是让儿童愿意继续游戏下去非常重要的因素。

假如老师一加入孩子游戏就接管了游戏,哪个孩子还愿意和你玩,一点掌控感都没有,有什么好玩,孩子是不喜欢这样子的玩伴的。

小结:有力的师幼互动离不开“到场”“与儿童建立联系”和“拓展儿童的学习”这三步,这是一个累计的过程,后一步是以前一步为基础的。三个步骤结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有力的互动。在探索上述每一个策略时,你会逐渐明白它们在许多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重合的: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时,你会提出问题;与幼儿对话时,你会使用丰富的词汇。

最后,作者提到将有力的师幼互动融入日常生活中,将带来两项重大成果:幼儿会学到很多,在与成人的互动中,有助于幼儿了解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拓展幼儿的学习。教师会收获很多,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更具目的性,教师的指导更加个别化,教师与幼儿家庭的合作关系将会加深,教师的教学实践将变得更加充实,更有趣。

活动延伸:我们的反思

主持人:所以老师们想想每次在做师幼互动的时候,你的人到了,你的心也平静下来到场了吗?师幼关系是一切师幼互动的基础,老师可以想想你和孩子的关系是同伴朋友还是老师和学生。教师对幼儿的拓展学习,对于幼儿而言是一种支持和鼓励,你有过多少鼓励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去游戏呢?

 

记录人:王嘉敏

活动效果

img1img2

 

 

 

 

 

 

 

 

 

 

2022年12月28日 20:44
浏览量:0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