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年级组课题方案(2017.2)

网站首页    教育科研    研究方案    大班年级组课题方案(2017.2)
当前位置:

2017年06月03日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学活动中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昆山开发区蓬朗幼儿园  大班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在幼儿园进行养成教育是改善社会现状的需要。

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对人没有礼貌,乘车不排队、上车抢座位,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餐桌上杯盘狼藉,公园里乱踏草地、乱摘花卉,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对幼儿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2.在幼儿园进行养成教育是改善独生子女现状的需要。

习惯培养虽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21世纪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养成教育的问题。在我国,独生子女在智力发展水平和身体状况方面一般表现出较大的优势,而优越的生活和家长的溺爱也使一些幼儿产生了不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3.在幼儿园进行养成教育是改变家长观念的需要。

家长在培养孩子方面最关心的依次是学习、健康和品德。大多数重智力开发、艺术熏陶、体能锻炼,轻习惯的养成。目前,学前儿童养成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家庭对儿童养成教育的忽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儿童吃、穿方面关注较多,但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及行为习惯却忽略不见。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现状

我园是一所地处开发区的农村幼儿园,在园的幼儿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由于父母自身或工作等原因,较少顾及孩子的习惯培养。同时,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在目标、要求和做法上存在一些分歧,如家长关注最多的是孩子的技能学习,对于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的养成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教育。而本地幼儿大多数都由老人照顾,因长辈对孩子的照顾过于溺爱,导致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自我保护和行为习惯等多方面都明显落后于城区幼儿。

(二)研究的价值

1.有助于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从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幼儿逐步转变观念“老师要我做”为“我要这样做”,逐步成为自己行动的主人,并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更加尊重别人,对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遇见老师要问好;借别人的东西,用完要说谢谢;得到别人帮助后,也要说谢谢;不小心犯了错,要学会说对不起,等等。这些虽然都是日常用语的使用,但小语言有大作用,幼儿渐渐学会合理地使用文明用语,这些细节小事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予幼儿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

2.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爱心

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发展是多维度、多领域的,情感在其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在“我做小鸡的爸爸妈妈”活动中,幼儿感受了亲自喂养刚出壳小鸡的过程,在尝试学习照顾动物的同时,让幼儿感受到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和父母的无私奉献、关怀分不开的,从而学会关心身边的人,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关心周围的世界。此外,社会活动“龙的传人”可以让幼儿深切体会到做一个中国人的骄傲;语言活动“我是合格小公民”可以让幼儿了解在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与文明礼貌;艺术活动学唱歌曲《泼水歌》可以让幼儿懂得不小心做了错事,要说“对不起”,请求别人的原谅等。以上这些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积极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同情心和爱心。

二、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在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处事和工作的良好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在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并促进身体健康的良好习惯。” 

2.心理学理论

学前儿童正处于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良好行为习惯雏形建立形成的初期,而这一阶段所形成的行为规范决定着一个人将来行为发展的方向,也奠定了一个人将来行为能力发展,同时也会影响成人后的社会化行为水平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行为协调能力与素质基础。社会心理学揭示了人们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养成教育着眼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吸收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探索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内部机理。

三、课题研究概念的界定

(一)游戏

关于游戏的定义,一直以来都是游戏研究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历史上曾一度出现过受进化论影响的斯宾塞的“剩余经精力说”,拉扎鲁斯的“松弛说”,霍尔的“复演说”,格罗斯的“生活准备说”等,以及后来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说和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说,和以柏莱恩为代表的游戏觉醒理论,以贝特森为代表的游戏的元交际理论和以帕顿为代表的游戏生态学理论等。然而,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研究者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的、毫无疑义的游戏定义。当然,这与相关研究者的学术水平并不相关。而是一方面因为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因而导致了对游戏定义解释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是由于游戏现象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从而导致关于一种游戏的定义往往不适合于另一种游戏。根据游戏理论界人们普遍采用的方法与策略,即范例一个案匹配法和特征列举法,'在本研究中对游戏的概念做如下界定游戏是一类行为的总称,此类行为特征包含游戏者主动、自愿的主体态度,假想性的形式,反映实际生活的内容、愉悦的情绪情感体验,以及不具有社会实用价值的内在目的性。

(二)幼儿园教学

教育教学研究是人们依据科学的理论,采用系统而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程序来研究教育和教学问题,以期获得有关教育行为的法则性知识的理性认识活动。幼儿园教育教学研究,主旨在于探究3--6岁幼儿的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方法应用、教学模式改革等问题。幼儿园教育研究应从两个方面出发:社会角度、个体角度。 

幼儿园教育教学社会角度:影响幼儿身心健康、认知能力、知识结构、品德修养的各类社会活动、社会影响因素。社会角度主要背景是以幼儿园主体、幼儿教师建立全面教育教学体系、课程知识等,从道德修养、各类能力(表达能力、语言能力、判断能力等)、基础知识,有目的的对幼儿进行影响。该过程幼儿教育教学研究会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影响二不断进步,改革,并促进个体完成社会功能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教学个体角度:针对幼儿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重点分析幼儿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强调幼儿基础教育、启蒙教育的价值,及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对社会、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和和意义。

(三)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具体目标:

1.探索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内容和要求,建立符合本园幼儿实际的行为规范细则,使在园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幼儿情感、认知、能力等诸方面的协调发展;

2.探讨在幼儿园进行养成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提高幼儿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如采用环境教育法、身教法、言教法、榜样法、行为评价法、心理定势等方法,通过一日活动、家园共育、常规教育、随机教育等途径,对实现养成教育目标有实用价值,并提供可借鉴经验的操作范式。

3.激发教师探索并形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评价体系,优化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培养目标:

生活习惯培养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睡眠习惯、如厕习惯、饮食习惯、进餐习惯、整理习惯,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常规。有独立做事的意识和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卫生习惯培养目标:帮助幼儿了解和掌握初步的卫生常识和技能,逐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幼儿获得预防常见病的简单知识,初步培养幼儿不怕伤痛、乐于接受预防接种和疾病的态度及行为。

学习习惯培养目标: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好问乐学;培养幼儿的注意力,爱动脑筋培养幼儿遵守学习纪律,具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坚持性;培养幼儿学习时能与同伴互助、共同分享。

交往习惯培养目标: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与人交往习惯。与人交谈合乎情理,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主动地参加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理解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运动习惯培养目标: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活泼、开朗、勇敢、克服困难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协调发展,增强其体质。

安全行为培养目标:培养幼儿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了解生活中的安全标识,了解身体主要功能及重要性等的自我保护常识,养成集体活动中的规则意识,了解户外活动中的保护方法。

品德行为培养目标:培养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培养幼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能主动参加各项活动,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培养幼儿尊重、真诚、友善的优秀品质。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通过教学活动中的养成教育进行研究,对幼儿园的五大领域进行研究,使幼儿园课程更具游戏化、富有趣味性。根据我园级的实际情况,确定研究课题为:

总课题: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二级子课题: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学活动中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三级子课题:通过绘本阅读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

            在绘本阅读中渗透对幼儿的情感教育

            通过游戏化的教学策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调查研究、个案研究、文献研究、经验总结等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

行动调查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思考、研究、提高。

个案研究法:比较个体前后发展的变化,从而得出对幼儿个体或群体的认识,玮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经验总结法: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进行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课题组将落实以下措施:

1.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制定课题方案。

2.成立课题组,制订课题计划。

3.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经验。

4.请专家到园讲座、指导、引领。

5.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

6.分析本班幼儿基本情况,对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在家的一些行为习惯。

7.各班进行个案调查,观察记录,跟踪指导。

8.注重反思,不断积累。

9.各成员认真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出自己的研究心得体会和经验论文,形成文集。

10.总结前一阶段的经验,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通过课堂教学的检验和研究交流的形式,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成果并推广。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 成立总课题组,确立课题组研究人员

2. 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理清概念,拟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3. 建立子课题组,制定各具体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 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按照预定方案实施课题研究内容

2. 回顾第一阶段研究过程,实施下一阶段实践研究、

3. 总结初步的研究成果,进行中期汇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 汇集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总结

2. 撰写结题报告,接受课题终期评估鉴定。

九、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1. 子课题研究承担者负责实施、改进、收集整理资料。

2. 子课题组组长:应想

课题组成员:应想、李夕、李晔、黄勤峰、马龙超、王雪莲、柳欢、陶雅倩、浦茜、戴金花、钱娴娴、甘杏芳

3.课题指导顾问:昆山开发区蓬朗幼儿园教科室

十、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 各类文集

2. 幼儿园画册集

3. 影像资料


2019年7月30日 15:50
浏览量:0
教育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