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校园】《孩子你慢慢来》读书心得

网站首页    教育科研    学习资料    【书香校园】《孩子你慢慢来》读书心得
当前位置:

2019年05月20日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心得

《孩子你慢慢来》是享誉海内外的女作家龙应台的作品,被认为是科学的亲子教科书。它以温柔的笔触描写了龙应台与两个儿子间的亲密互动,叙述了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许多小故事、小片段,情感细腻,读起来温馨有趣、情意盎然,是一本非常适合亲子共读的好书。作品中所折射出的龙应台的教育观念也跃然纸上,引人深思。

最初吸引我读这本书的就是“孩子你慢慢来”这个标题,读完后,我思考更多的却是家庭教育这个话题,觉得教育孩子首先应从家长及家庭教育做起。现结合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以及自己曾从教十余年的经历,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转变家庭教育的观念

一直以来,我们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或忙于工作、或迫于生计、或为了给家人创造更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常年奔波在外,把孩子的教育全部交给了学校老师,把孩子的生活完全托付给了家中老人。结果,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出了问题,做家长的却一无所知。可想而知,这样的家庭,对子女的成长肯定是有不利的。如果孩子因没有教育好而变坏了,即使你赚再多的钱,你的一生也是失败的、也是不幸福的。正如有些观点所说的“任何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

(一)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好家长胜过好老师。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长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在校每周五天的教育,老师都是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兴趣等等,孩子也易于接受和成长。可是周末的两天,孩子在家却受到家长的溺爱,没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把在学校五天培养出来的好习惯就给忘掉了。因此,我们每个家长都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就可以,并不只是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就是称职的,放养也需要一定的度,还需要我们收放自如地加以教育、规划,促使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

(二)父母亲在家庭教育中都不能缺位。父亲与母亲对子女的影响是不同的。父亲胆大,有利于维护孩子的探求欲与好奇心;母亲相对胆小,所以显得安全。父亲活动范围大、内容多,可以让孩子接触更多的外部世界;母亲活动范围小,更倾向于观察细节,会培养孩子观察的能力、体验更加深刻。作为一个家庭来说,要有一种均衡的教育模式,孩子只有在刚柔相济、张弛有度的家庭里面生活才是最好的。这样,孩子就可以从父亲、母亲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就可以学习男人女人怎么样在社会上生存、怎么样跟别人交往。然而,现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家庭里面培养教育孩子的任务,基本上都落在妈妈一个人身上,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常常缺位。这样,对孩子的人格、心理健康等影响非常大。我们做家长的,不论怎么忙,都要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教育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绝不能缺位。

二、端正教育孩子的心态

在我们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种种心态中,有的是积极的正确的,能促进孩子的成长;有的却是消极的有害的,就会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为教育帮了倒忙。因此,我们作家长的,必须要端正心态,对子女要爱得适当,爱中有教育,爱中有合理而严格的要求。

(一)不能过度宠爱。我们有的家长对孩子爱心至上,忽视教育,觉得孩子是“心尖儿”、“宝贝”,把全部感情毫无保留地倾注在孩子身上,若是独生子女,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种过度宠爱的心态,就会造成孩子娇骄二气,谁也碰不得,渐渐形成他们任性、没规矩、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

(二)不要过多照顾。我们有的家长总是想“孩子小,多疼疼”、“自己吃过苦,孩子该享福”。哪怕是节衣缩食,也要让孩子超前消费,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帖帖、舒舒服服。孩子本来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劳动,家长也偏要操心费力。其实,我们这种无微不致的照顾,就会造成孩子懒惰、怕苦、大手大脚、对他人缺少义务感,以及遇事不知如何适从的性格特点。

(三)不必过分担心。我们有的家长怕字当头,怕有优势和获得嘉奖的孩子滋生傲气,怕处于中游状态的孩子学习下滑,怕身体瘦弱的孩子暗生疾病,怕有错误缺点的孩子继续变坏。于是采取限制性措施,不许干这干那,不许与一些人接触,不许自由活动等。还采取保护性措施,如上下学接送,代替孩子做值日,不许参加体育活动等。我们这种过分担心的心态,就会造成孩子循规蹈矩、不敢冲、不敢闯,渐渐形成他们胆小、怕事、紧张、压抑、唯父母的意愿是从的性格特点。

(四)不可过高期望。目前,我们有的家长就是那样急功近利,望子成龙心切,不惜花大量的人力财力作孩子的智力投资,一心指望孩子学习优异、竞争取胜,专门跟好孩子比,孩子的学习状况成了父母忧乐的晴雨表。于是,不断地给孩子的学习加码、加压,超越了自己孩子的实际能力,造成孩子精神负担过重,结果越比越着急,越比越泄气,反而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其实,父母的适当期望会转化为子女的成就动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努力按照父母的期望去生活。如果过度了,就会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压力,反而使孩子产生挫败感,使他们对家庭生活和父母的爱缺乏信心及亲近感,以至于他们不愿意回家,不愿意和父母聊天。

三、选取适当的教育方法

目前,我们很多家长的教育方法缺失,不懂得用什么方法走进孩子的心里,如何跟孩子交谈,如何去教育孩子,只一厢情愿地向孩子承诺各种物质奖励,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一个劲儿地给孩子加压等,殊不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一)父母要以身作则。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最大,家长的以身作则,胜过千言万语。比如,我们教育孩子不要乱扔衣服,可自己回到家后却随手把衣服扔在沙发上,还口口声声地让孩子把衣服整理好,孩子会照我们说的做吗?我们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可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却不停地划着手机屏幕玩微信、目不转睛的看着放大音量的电视节目或坐在电脑旁忘我地玩着各种游戏,那我们的孩子心里会怎么想,能感觉到平衡呢?所以,我们做家长的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最好的方式就是陪着孩子一起写作业,或者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我们看看书,读读报,轻声地做些家务,让孩子感觉到他(她)写作业时父母也没有清闲。这样,孩子的心里会有一种平衡感,也愿意写作业了。 

(二)要善于与孩子沟通。我们做家长的要多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哪怕再忙,我们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一起说说话、聊聊天,给孩子讲讲故事。与孩子的沟通,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松。孩子向我们诉说高兴的事,我们应该表示高兴;孩子向我们诉说不高兴的事,我们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向我们诉说我们不感兴趣的话题,我们也要耐着性子听,表示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这样,孩子便乐意向我们倾诉,我们也就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其次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如果我们做家长的总是高高在上,就很难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沟通。这就要求我们和孩子谈话时,要以孩子的心态和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再次要有耐心。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 

(三)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赏识导致成功,抱怨走向失败。对孩子要多鼓励、多赞赏,不断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强、自尊和自立。赏识是对孩子的爱,如果我们家长都能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用正确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点,在我们“你能行”、“你真棒”的鼓励下,孩子就会在快乐中改变、在快乐中成长。我们不要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未达到高分就苛责孩子,而要鼓励他说“考得不错”、“考得挺好”,帮助孩子分析没做对或者没做出来的原因,找到做题的方法,下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不会束手无策了。我们赏识孩子会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动力、向上的自信,就会卸掉了压在孩子心上自卑的巨石,孩子的潜能就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四)要尊重孩子,健全孩子的良好人格。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我们要把孩子看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要尊重孩子,遇事要和孩子商量,让孩子参与家庭管理,学会处理一些基本的事务,不要因为孩子小,就认为他的意见可以不重视。不把孩子当回事,就根本谈不上培养孩子的自尊。在现阶段,孩子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伙伴关系。我们做家长的要帮助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让孩子在同伴中受到尊重,有爱的归属感。这对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至关重要。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孩子谦虚的品格,把自已放低,学会宽容和谦虚。 

四、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很容易改变一个人,尤其是对孩子。我们做家长的要努力营造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互相尊重、文明礼貌的幸福快乐家庭,好好珍惜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给孩子一个温馨幸福快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存在、家的温暖。孩子只有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里,才会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才会懂得去爱别人、爱社会。其次,我们做家长的要常读书、常读报,在家里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孩子感觉到读书看报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就会喜欢学习的。

五、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有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父母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以成绩论英雄,以成败论英雄,却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在我们当中,也一直有一种重智力轻德育、重学历轻能力的不良倾向,这也许是我们教育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吧。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必须转变,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之外,更要注重从孩子的习惯、性格、品德、自尊、自信、责任等6个方面,全面加强孩子的素质教育。要强化自立教育,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生活自理。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2019年7月30日 15:49
浏览量:0
教育科研